来源:潞安化工集团网站 时间:2021-11-18 11:14:55
“中秋福利在哪買也是買,雖然小山兒村今年不是我們的結對幫扶村了,但我們心裏還想著他們,還想爲他們出一份力,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出一份力。”五陽煤礦工會勞保部部長杜彥軍告訴記者。
一份月餅、一盒雜糧、一件胡麻油……每份幫扶産品都可能連接著一個鄉村振興的産業,寄托著很多脫貧群衆創業致富的夢想。今年中秋節期間,潞安駐神池包村工作隊積極搭建幫扶村農特産品供需平台,化工事業部、五陽煤礦、潞甯煤業等多家單位擴大采購範圍,購買神池月餅、胡麻油,消費幫扶60.2078萬元,爲脫貧群衆解決農産品滯銷的後顧之憂。
2021年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首要任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集团驻神池包村工作队队长冯瑞云带领驻村工作队严格落实 “四个不摘”要求,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切实做好有效衔接工作。
四位一体责任捆绑 一矿一村加强帮扶
在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 “四个不摘”要求方面,驻神池包村工作队严格落实《潞安化工集团公司驻村工作管理办法》,执行“队长负责制”“包村领导、结对矿、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帮扶四位一体责任捆绑提高帮扶成效。
接續礦對村結對幫扶優勢,充實了古城煤業、李村煤礦、寺家莊公司、陽泉五礦、新元公司等七家單位,形成“一礦對一村”,加強幫扶力量;量化指標,包村領導每年不少于兩次、幫扶礦每季度一次、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月度全覆蓋的走訪幫扶,形成時間、空間,人、財、物全方位的保障機制。
堅持包村隊每月一次、駐村隊每周一次的政策業務學習,加強政治理論培訓和政策業務學習。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全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暨鄉村振興推進大會、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座談會等會議精神;重點學懂弄通《關于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實施方案》、《關于向重點鄉村持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的實施意見》、《關于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實施意見》、《關于鞏固拓展“兩不愁三保障”成果的實施方案》等四個文件。
净水机提升生活质量 整村颜值再刷幸福感
在神池縣八角鎮上八角村,駐村工作隊楊效勤隊長和隊員在走訪和調研中發現村裏人畜飲水困難,只有一個取水點;雨季山洪不僅沖毀道路,還有住房安全隱患和環境破壞。爲解決老百姓飲水難、住房隱患的問題,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施工方實地測量,共同研究制訂方案,在全村實行“飲水入戶”,構築了一條長380余米防洪排水渠。
“現在用水真是太方便了,我從炕頭上下來就能喝上水了,像我這樣身體不便的,用水更得勁了。”71歲的李大爺臉上挂滿笑容,高興地擰開水龍頭說道。經過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奮鬥,逐漸將全村街道硬化,還建設了讓村民減輕舟車勞頓的糧食收購平台及地磅房、黑夜照明的太陽能路燈、休閑娛樂的文化活動廣場等基礎設施,使整村“顔值”大幅提升,村民幸福感再次增強。
鞏固“兩不愁三保障”(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及飲水安全的成果。駐神池包村工作隊在住房方面,排查1861戶,無B級以下隱患,特別是雨季排查,無漏雨、滲水;教育方面,無失辍學,雨露計劃應有盡有;醫療方面,應享盡享,不落一人;飲水方面,在保障供水的前提下,今年聯系全國工商聯幫助三個村新增淨水機166台,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質量。
“三抓”促乡村振兴 踏上增收致富路
在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方面,各驻村工作队积极落实“抓党建促振兴”,在换届之年,参与研判、推选,选出了年富力强、团结战斗的两委班子。突出“抓产业促振兴”,围绕种植、养殖、光伏三大基础产业,立足六大地理标志产品,提高旱作有机农业产品质量、推进农产品产业链高附加值产品推出和品牌培育,对杂粮加工扶贫车间进行工艺升级、对功能性代餐粉项目推进落地,增收增效;优化光伏收益分配机制,兼顾公益岗位和乡村文明振兴,实现带动和增收双效益。突出 “抓乡村建设促振兴”,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乡村文明和乡村建设,在“户户通”和“巷巷明”的基础上,推进“户户白”和“院院绿”建设,实现由黄到绿、生机盎然的新农村。
在小山兒村,爲了讓村民在生活環境改善的同時經濟上也富起來,何振華、宋波兩任工作隊和村兩委幹部多次走訪調研,深入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發展了“投羊還羔”、特色養殖、小雜糧加工、有機肥試驗田等産業,多渠道幫助脫貧村民增加收入。
“以前我就只是種地,完全是靠天吃飯,一年下來收入也就幾千塊錢。通過參加‘投羊還羔’項目,簽訂合同免費領了6只母羊,除了期間賣掉的,現在圈裏還有15只羊,一年收入能有三萬多。”村民宗迎春滿臉自信地說。
在小井溝村,遠遠望去巨大的風力發電機聳立在一片片田地之中,藏在下面的是馬鈴薯和紅芸豆,是鄉親們致富路上的“金豆豆”。工作隊馬勝奎隊長爲了讓鄉親們增收,爭取産業發展資金和幫扶單位,修建恒溫系統的馬鈴薯存儲地窖,采取反季銷售的模式,讓三四毛一斤的馬鈴薯賣到了一塊錢、甚至兩塊錢的高價,單此一項就爲小井溝村整體增收近十萬元。在鄉親們眼中,這裹著泥土的“土豆豆”真正成爲了致富路上的“金豆豆”。
今後,潞安駐神池包村工作隊將持續跟蹤防返貧監測和政策落實,與村委探討共贏幫扶模式,將企業的碳排放指標在幫扶村或縣轉化爲造林綠化面積,達到幫扶、共贏的目的;消費扶貧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實現訂單式消費扶貧。在亮化和硬化的基礎上,繼續實施美化和綠化建設,建成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图 郭强)
責任編輯:崔婷婷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均爲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
直播潞安APP
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