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潞安化工集团网站 时间:2021-11-24 11:44:45
在集團全面推進精益思想指導下的“算賬”文化指引下,傳統的瓦斯治理模式與工藝的弊端和劣勢逐步顯現,已經落後于集團發展腳步。爲此,常村煤礦努力探索瓦斯治理新模式,將科技保障能力、集成創新能力集于一身,爲集團3#單一厚煤層瓦斯治理提供了諸多寶貴經驗。
“我們肩上扛著沈甸甸的責任!”
隨著采掘不斷延伸,該礦采掘銜接重心已從3#煤層淺部逐步向深部轉移,地質條件日益複雜,瓦斯賦存逐漸增大,構建瓦斯治理新模式已迫在眉睫。
今年1月4日,該礦審議通過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一體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常村煤礦高質量發展五大方案》,其中《常村煤礦瓦斯治理規劃》首當其沖。
目標已定,勢必達成!該礦緊緊圍繞“效益發展”這一核心,以重大事故預防爲前提,以精益管理爲切入點,以創新融合爲驅動,構建起了“岩巷先行、一巷多用、區域治理、Y型通風”的全新瓦斯治理模式。
隨著全新瓦斯治理模式進入試驗階段,該礦選擇2107、2106工作面作爲首次試驗地點進行技術攻關,將兩個相鄰工作面劃分爲一個瓦斯治理單元,高抽巷變爲底抽巷,以2106全岩底抽巷作爲瓦斯治理巷道超前布置,在底抽巷內施工長短結合的穿層鑽孔,配合水力增透措施對鄰近兩個工作面進行掘前、掘中、采前、采中、采後的全過程、全方位、一體化瓦斯治理,同時,通過分源治理、對症施策等核心舉措,降低瓦斯含量。
成功的蓓蕾在汗水澆灌下綻放
“以堅定的信心堅決試,以開放的思維大膽試,做瓦斯治理排頭兵!”常村煤礦通風部部長李敏信心百倍。
同時,通風部、生産技術管理中心、綜采隊組等主要辦公地點均挂上了瓦斯地質多元信息剖面“一張圖”。各級管理和技術人員按圖索骥,掌握采掘重點區域的采掘進度、瓦斯異常信息等情況。
集中精銳部隊打先鋒,集中優勢部隊打硬仗!針對原有施工人員技術不熟悉的現狀,抽調業務素質高、學習能力強、吃苦精神足的技術人員進入項目組。中心班子成員盯在現場研究,技術骨幹蹲點跟蹤破題,改進鑽孔工藝。
“瓦斯變低了、巷道留住了、産量提升了,安全掘進有了保證,掘進效率也水漲船高。”這是他們瓦斯治理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不止如此,常村煤礦對瓦斯治理的有益嘗試,更是一條精益之路。看一組數據:“Y+底抽巷”瓦斯治理模式,由于底抽巷可以共用服務于相鄰兩個工作面,因此,在巷道工程量方面可以節省一條岩巷、一條煤巷的掘進工程量。其中:減少2107工作面高抽巷500m岩巷工程量,節省各類費用400多萬元。2106底抽巷作爲2106工作面和2107工作面共用的Y型回風順槽,可以少布置一條回風順槽,減少煤巷掘進工程量約1400m,節省各類費用約800多萬元……該模式減少了巷道工程,通過超前治理、提高掘進效率,保證了瓦斯利用效益,同時緩解了采掘銜接緊張,增加了煤炭資源的回收率、延長了礦井服務年限。
“將散落的珍珠一顆顆串起來”
爲實現科學防治瓦斯,該礦緊緊圍繞區域瓦斯治理的重點和難點,強力推進科技創新,努力打破制約區域瓦斯治理的“瓶頸”。加大瓦斯治理技術創新力度,推廣瓦斯新技術科研項目,成爲瓦斯不再“任性”的殺手锏。
“Y+底抽巷布置模式”只是該礦瓦斯治理的技術工藝之一。“一巷七用”、水力割縫增透、沿空留巷、預裂切頂、支護優化、底板岩巷、條帶預抽、穿層預抽、水力沖孔……一項項治理瓦斯的技術應用,成爲了常村煤礦瓦斯治理路上磨砺出的一顆顆熠熠生輝的珍珠。
爲解決井下煤塵難題,以采掘面塵源爲突破點,該礦積極對標學習並引進了“M型”風水聯動噴霧,該噴霧覆蓋面積大,降塵效果良好,且移設方便,複用率高。目前已經在井下采掘工作面逐步開始推廣;爲減少打鑽防噴孔裝置對抽采支管影響,分別在高瓦斯區域打鑽試驗防噴孔獨立帶抽,從而減少防噴孔裝置對支管抽采濃度及負壓的影響;囊袋式防噴孔裝置和煤水分離箱的推廣使用,減少了瓦斯、煤、水從孔口與煤壁之間外溢,降低了噴孔導致瓦斯預警次數,同時減少了煤水滿巷流現象,提升了打鑽現場標准化水平。
據了解,接下來,該礦將繼續探索兩項技術突破和一項優化推升,即底抽巷正下二次留巷工藝和鑽孔工程優化。與科技攜手,産生的不只是1+1>2的價值,更是給未來的常村煤礦發展提供了無限的潛能。
瓦斯治理之路任重而道遠。全新的瓦斯治理模式僅僅是該礦瓦斯治理蹚新路的開始。一代一代常村人將不懈努力,繼續以精算“算賬”爲牽引,聚焦瓦斯治理高質效發展,在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持續深化突破,不斷創造瓦斯治理的“常村經驗”,早日讓高瓦斯礦井在低瓦斯狀態下作業的夢想照進現實!
(文 许翔)
責任編輯:李世臣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均爲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
直播潞安APP
微信公衆號